Generated with sparks and insights from 8 sources

img6

img7

img8

img9

img10

img11

Introduction

  • 定义: 善意性别偏见(Benevolent Sexism, BS)是一种主观上出于爱护女性的正面情感,通过特定角色限制而对女性形成的一种性别偏见态度。

  • 矛盾性别偏见理论: 由Glick和Fiske在1996年提出,性别偏见包括敌意性别偏见(Hostile Sexism, HS)和善意性别偏见(Benevolent Sexism, BS)。

  • 量表: Glick和Fiske编制了矛盾性别偏见量表(ASI),包括敌意性别偏见和善意性别偏见两个分量表。

  • 题目: 该量表共22个题目,分为敌意性别偏见(HS)和善意性别偏见(BS)两个分量表。

  • 维度: HS包括父权支配、性别能力差异和性爱敌对;BS包括父权保护、性别互补和异性亲密。

  • 父权保护: 指女性需要被男性和男性社会关爱和呵护。

  • 性别互补: 倾向于为女性提供安稳舒适、缺乏挑战、流动性低的角色。

  • 异性亲密: 认为女性比男性更依赖异性,更迫切需要感情。

定义与概念 [1]

  • 定义: 善意性别偏见(Benevolent Sexism, BS)是一种主观上出于爱护女性的正面情感,通过特定角色限制而对女性形成的一种性别偏见态度。

  • 特点: 善意性别偏见在感觉基调方面主观上是积极的,但在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受限制的角色中是性别歧视的。

  • 影响: 善意性别偏见会通过限制女性的角色形象和将其置于弱者地位,从而巩固性别不平等的状况。

  • 矛盾性别偏见理论: 由Glick和Fiske在1996年提出,性别偏见包括敌意性别偏见(Hostile Sexism, HS)和善意性别偏见(Benevolent Sexism, BS)。

  • 敌意性别偏见: 一种出于对女性敌对情感的性别偏见,往往通过贬损女性来证明男性的权力。

  • 善意性别偏见的维度: 包括父权保护(Protective Paternalism)、性别互补(Complementary Gender Differentiation)和异性亲密(Heterosexual Intimacy)。

img6

img7

img8

img9

img10

矛盾性别偏见理论 [1]

  • 提出者: 由Glick和Fiske在1996年提出。

  • 定义: 性别偏见包括敌意性别偏见(Hostile Sexism, HS)和善意性别偏见(Benevolent Sexism, BS)。

  • 敌意性别偏见: 一种出于对女性敌对情感的性别偏见,往往通过贬损女性来证明男性的权力。

  • 善意性别偏见: 一种主观上出于爱护女性的正面情感,通过特定角色限制而对女性形成的一种性别偏见态度。

  • 理论基础: 矛盾性别偏见理论阐述了对女性的矛盾心理,既有敌意也有善意。

  • 量表: Glick和Fiske编制了矛盾性别偏见量表(ASI),包括敌意性别偏见和善意性别偏见两个分量表。

img6

量表结构 [2]

  • 量表: Glick和Fiske编制了矛盾性别偏见量表(ASI),包括敌意性别偏见和善意性别偏见两个分量表。

  • 题目: 该量表共22个题目,分为敌意性别偏见(HS)和善意性别偏见(BS)两个分量表。

  • 维度: HS包括父权支配、性别能力差异和性爱敌对;BS包括父权保护、性别互补和异性亲密。

  • 父权保护: 指女性需要被男性和男性社会关爱和呵护。

  • 性别互补: 倾向于为女性提供安稳舒适、缺乏挑战、流动性低的角色。

  • 异性亲密: 认为女性比男性更依赖异性,更迫切需要感情。

img6

测量维度 [2]

  • 父权支配: 在敌意性别偏见中,指女性处于附属的地位,应该受男性支配。

  • 性别能力差异: 在敌意性别偏见中,指女性在能力上天生不如男性。

  • 性爱敌对: 在敌意性别偏见中,指女性是作为第二性而存在的,男性与女性的结合更多地是因为男性对女性生理上的需要。

  • 父权保护: 在善意性别偏见中,指女性需要被男性和男性社会关爱和呵护。

  • 性别互补: 在善意性别偏见中,倾向于为女性提供安稳舒适、缺乏挑战、流动性低的角色。

  • 异性亲密: 在善意性别偏见中,认为女性比男性更依赖异性,更迫切需要感情。

img6

研究内容 [2]

  • 职业生涯发展: 善意性别偏见对女性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远胜于敌意性别偏见。

  • 亲社会行为: 善意性别偏见倾向于引发通常归类为亲社会的行为,如帮助或寻求亲密关系。

  • 亲密关系: 善意性别偏见在亲密关系中更为常见,男性更愿意给关系亲密的女性提供帮助。

  • 群际互动: 善意性别偏见在群际互动中表现为对女性的误解和更高的矛盾性别偏见。

  • 婚恋择偶: 善意性别偏见较高的男性更倾向于选择温柔顺从符合传统女性特质的伴侣。

  •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主要基于Glick和Fiske编制的矛盾性别偏见量表(ASI)。

img6

未来研究展望 [2]

  • 样本代表性: 未来研究应扩大样本选择范围,提高样本异质性,增加样本量。

  • 生态效度: 多数研究采用的模拟情景法和语义启动法等实验方法,其所处的环境与真实环境仍存在差距。

  • 研究方法: 除了已经成熟的量表,对善意性别偏见的实验研究也应该进一步发展起来。

  • 跨学科研究: 善意性别偏见的研究可以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中展开。

  • 国际比较: 未来研究可以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善意性别偏见现象。

  • 长期影响: 研究善意性别偏见对女性长期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Related Videos

<br><br>

<div class="-md-ext-youtube-widget"> { "title": "\u7a81\u7834\u6027\u5225\u6846\u67b6\uff0c\u5f9e\u504f\u898b\u5230\u7406\u89e3\uff0c\u7121\u610f\u8b58\u7684\u884c\u70ba\u9020\u6210\u6027\u5225\u6b67\u8996\u7684 ...", "lin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bUZ5v68kwE", "channel": { "name": ""}, "published_date": "Oct 6, 2023", "length": "" }</div>